欢迎访问职校网!中职,中专学校,技工学校,大专学校

您所在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招生问答

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的现代农艺技术就业方向好吗

信息来源:作者:发布时间:2024-03-13浏览量:
俗话说的好"专业选择的好,就业没烦恼",可见选择一个好专业是多么重要。同学们在选择专业前,一定要对学校的专业信息做了解,为了方便大家对专业有了解,下面是老师对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的现代农艺技术就业方向好吗?的介绍,来看看吧! 现代农艺技术介绍: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培养目标

1.具有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人生观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具有良好的道德和行为规范。

2.掌握农作物生产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果树生产技术、花卉生产技术专业所必需的基本理论、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3.能够承担本地区农作物生产、蔬菜生产、果树生产、花卉生产、经营管理、技术推广和信息服务工作,具备解决本地种植业生产实际问题和种植技术推广的能力。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课程设置

全部课程分为四个模块,即公共基础模块、专业通修模块、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和专业拓展模块。

其中公共基础模块作为文化知识基础,为培养科学素养、学习专业知识、掌握职业技能和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专业通修模块作为专业知识基础。

主要是使学生掌握种植业生产所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作为必备的专项技术和技能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4—5种综合生产技术,培养学生岗位职业能力;专业拓展模块是在学习专业课程的基础上的拓展、补充和完善,培养学生一专多能。

1.公共基础模块:主要课程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经济与政治、语文、数学、应用文写作、法律基础知识与农村政策法规,计算机应用基础、农业基础化学、体育、美术

2.专业通修模块:主要课程为植物生产与环境、植物病虫草鼠害诊断与防治基础、农业生产经营管理。

3.专业及专项技能模块(毕业实践与职业技能培训):农作物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作物生产技术、3门专项技术;果树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果树生产技术、2门专项技术和水果储藏保鲜技术;蔬菜生产技术方向的主要课程为蔬菜生产技。

现代农艺技术专业实践

(1)课程实验(实习):按照课程教学要求,组织学生实验(实习),写出实验(实习)报告。

(2)专项技术培训:根据当地生产实际,选择相关的专项技术文字、声像教材进行教学。

(3)岗前实践:根据专业教学要求组织学生进行综合性生产实习或社会实践,指导学生写出实习报告或实践总结。

(4)职业技能培训:按照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规范相关工种中级工的要求进行培训。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可与专项技术课程的技能培训、考核结合起来,也可与课程实验、课程实习和岗前实践融为一体。

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介绍

四川省通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位于川陕革命根据地首府通江县诺江镇中梁巷,成立于1997年7月,由原通江师范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广纳职业高级中学、县职业中学、县成人中专学校等五所学校合并而成。

1999年12月经四川省教育厅复查验收为四川省重点职业学校。2000年9月,经省教厅批准,在县职教中心的基础上,成立了综合中学“四川省通江县实验中学”。

学校占地面积100亩,建筑面积50000平方米,内设机构有行政办公室、德育处、教务处、总务处、体卫处、安全保卫处、生产实习处、教科室、继续教育办公室、通江县农民工转移培训办公室。

拥有配备齐全、质量上乘的教学楼、男女生公寓、微机室、膳食中心、校园局域网,每个教室配备了51英寸“长虹”教育专用背投、计算机、音响设备,初步实现了教学手段现代化。学校由初中部、高中部、职教部、成教部组成。

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师资力量

现有高级教师58人(特级教师1人),省、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8人,省、市中青年骨干教师12人,省优秀教师2人,各学科省级技能检测员10人,95%以上教师达到了本科学历。

学校与四川教育学院、绵阳师院、达州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仪表工业学校、成都铁路卫校等10余个单位联合办学,开设了计算机、建筑、农学、财会、幼师、护士、燃气、仪表、旅游、高师函授等15个专业。

通江县职业高级中学办学宗旨

学校坚持“面向市场、开放办学、自创特色、服务社会”的办学思想,以“成就一批名师,打造一所名校,培育一代新人,造福一方百姓”为办学宗旨,实行一个中心(通江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多块牌子(通江师范学校、县教师进修学校、广纳职业高级中学、县职业中学、县成人中专学校)、多功能、多形式办学。

学校坚持长班与短班结合,以长班为主;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结合,以职业培训为主;自主办学与联合办学结合,以自主办学为主;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结合,以普通高中为主;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结合,以中等职业教育为主;普通高中职教分流与初三分流结合,以普高分流为主的“六结合六为主”的办学模式,增强了面向市场,自主办学的活力,形成了形式多样的培养人才的新格局。在各级党政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通过全校教职员工的共同努力,取得了显著的办学成绩。

择校咨询 择校老师一对一指导你!

四川职校网择校老师为您择校调剂,同意《隐私保障》条列